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10 06:05:41    浏览:

[返回]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世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文明,乃至世界的文明都具有一定深远的意义[1]。中国传统元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书法、雕刻艺术、绘画、皮影、剪纸以及传统符号等。在我国,园林设计师非常重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元素,在园林与传统元素的充分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园林的设计美感与多样化以及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在园林的设计中加入传统元素,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以及运用,让园林的设计更加有时代感和特色。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将“天人合一”的概念加入到园林中。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因此,在园林景观中,合理地将传统元素应用到其设计中,既能发挥出园艺设计师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园林的设计美感。基于此,现代景观园林与传统元素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一,二者关系密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已成为设计者们的共同的话题,并将其关注点逐渐引入到传统元素的应用中。第二,能够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园林及景观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既能提高整个作品的感染力,又能彰显一定的时代性和设计内涵,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从中突出整个产品的创新性。第三,带给设计师一定的设计灵感。设计师深入地研究传统元素,既能产生设计灵感,又能体现出作品的设计内涵与设计思想。传统因素与现代的园林及景观设计关系密切,要达到设计出有思想有内涵的现代园林的目的,传统元素的融入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代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环境,让环境具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推广美学文化以及体现美学价值的实用[2]。现代园林的设计,往往体现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念、发展文明等。因此,将传统元素合理地应用到现代的园林及景观设计中,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便要求设计师的水平要过硬,不仅懂得美学及设计学的常识,还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进而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园林及景观作品。

  对于园林及景观的设计,色彩的表达是重中之重。合理地运用色彩,不仅可以将原来单一的园林及景观变得多样化,还能使设计的园林及景观别出心裁。在现代园林及景观的设计中,最主要的应用色彩的设计就是根据季节的不同,园林中的植物拥有不同颜色的变化。所以,充分地应用色彩的表达极其重要,园林设计中普遍应用的色彩技术有3种,分别是人工色、半自然色与自然色。在园林的设计中,合理地应用这些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之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考虑到其中,使传统元素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园林的设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园林及景观的设计中要应用的新型材料与新型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园林及景观的设计中,对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也成为设计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3]。例如,在新材料的引用方面,可以通过纳米材料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来达到减少浪费的目的;应用一些玻璃材料来达到增强效果的作用等。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外国先进的技术,加入中国传统的元素,既能够增加美观,还能增加园林的可利用空间,在应用再循环技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为资源更合理的配置打下基础。

  在实际的园林及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园林及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发扬的作用。要使传统元素更好地应用于现代的园林及景观的设计中,就要在设计中认识设计理念的重要性、重视园林设计中的色彩表达、引进新的技术等,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我国传统元素应用在现代园林及景观设计中,为我国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的复兴打下基础。

  [1]邓薇,杨阳.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价值工程,2017(3):236-238.

  中华文明经过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从孕育之初,到不断积淀形成并传承发扬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一颗璀璨明珠。这颗明珠化作无数颗繁星散落在大江南北,古往今来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创新的方式运用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既是对于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能使现代园林景观呈现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本文将阐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为现代设计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景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环境、生态、美学到科学涉及面相当之广。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愈加发达,全球化越来越深入,西方文明入侵加上许多设计师对于西方文化和当前流行元素的盲目追捧,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受到了束缚,放弃利用地域优势展现出自身的色彩和特点,各地的工业化气息和同质化十分严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包含着中国广大人民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及自然认识和思考,它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谓是设计创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目前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路较为单一追求潮流的现状之下,从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髓和内涵,从中凝练出新思路,以现代人的新观念,利用当代社会的新技术创新应用在景观设计之中,在表达出设计者设计的理念同时,呈现出富有自身特色、感染力和生命力,充满文化内涵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让我国现代园林景观。

  中华文明是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未被中断的文明。沿袭至今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人类所创造的被我国人民所认可的包含有人类思想、文化符号、形象、风俗艺术多种事物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组成的,是现今中国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实践而形成的,在人类的衣食住行中都有鲜明的体现,通过人类的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可以说传统文化元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题材广泛,在形式上表现形式极其丰富多样,比如中国书法、武术、中国四大发明、甲骨文等。而现代社会逐步出现的新的文化元素如功夫熊猫、中国印、嫦娥一号等也将在未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着我国独树一帜的文化,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历史,象征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

  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旅游也是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提高后一种追求。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二者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人类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对某个区域进行设计并打造出一个由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结合的空间,为人熟知的就是住宅小区、广场、景区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文化、美学、艺术、建筑学等诸多因素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改造布局或者重建等一系列措施,最后展现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园林景观既要方便人类生活,又要为现代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不可能凭空捏造,必须建立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当代人不应单纯舍近求远去模仿西方的流行元素,应当立足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利于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文明的碰撞创造出新的思想火花。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则一直是园林景观设计关注的焦点,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并设计出引领时代潮流、符合时代背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与社会的作品是设计师和规划师不断探讨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百上千,繁杂无比,可以单纯的从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上进行创新借鉴;而另一方面不计其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共同特点是其中蕴含的思想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线,融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意境”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现代园林景观可以无限制加以利用的创作源泉。所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和文化内涵等多方面汲取创作灵感,展现出现代城市独特的魅力。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能在不断地应用中被传承发扬。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的传统文化元素,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对其加以利用并创造出新的产物。当代是一个科技发达,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迸发的新的思想观念,在社会的进步中不断产生的新的科技和园林景观设计所需材料,是将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首先是要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元素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思想,在立足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创新融入先进思想观念以及西方文化元素,将文化意义抽象化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之中。其次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文明产出的新材料本质上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新兴科技和新型材料结合并应用。再次在现代园林之中也可以将古代建筑现代化或者将现代建筑之中融入传统元素以谋求创新。

  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所需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索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结合当代文化和现代科技,以创新手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1]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

  当今、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上人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居者优有其屋”而不是满足于“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在住宅的户型上要求舒适美观的基础上拓展了对住宅的外延周边环境、城市景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衡。这就要求了我们具有综合的设计能力,既要知晓历史、了解政治,又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打造属于本土特色文化建设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成都人好休闲、爱坐茶馆、爱吃火锅、摆龙门阵,每逢周末节日我们都能看到茶楼、农家乐、景区里打牌、烧烤、喝茶的人们络绎不绝。而易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展示了具有成都特色休闲文化空间增强了人们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的存在很好地避开了城市规划进程中弊端,立足成都,展示具有西南特色巴蜀文化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参与性。为了顺应潮流的发展其下属的易园餐饮公司在成都开创了园林食府茶道之先河,创造出具有易园特色的易园食谱,易园茶艺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元素主要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为了满足更多需求而创作出的一种艺术享受、一种生活乐趣。人们通过与社会、自然以及他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来形成的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1]。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仅单纯的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历史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为了生存、繁衍、繁盛以及需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主要是在儒家思想的产生、道家的演变,儒家道家的互补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而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就是将儒家、道家的思想以及地区、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色彩加入到园林的景观设计中,来为园林景观增添中国传统的色彩。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的色彩元素更是多种多样,而且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从艺术上更是显示出它独一无二的特点,是其他艺术元素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元素的代代流传更呈现出传统元素的丰富色彩。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是景观设计师一直追寻的一种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更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在景观设计上更体现出多元化的景观色彩。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景观设计,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需要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克服多种问题,而且,在理论的基础上要对传统元素进行加工和运用,才能将传统元素的艺术性充分表现出来,才会令园林景观呈现时代的特色。当然,很多设计师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践了这一个设计理念,例如,万寿图、龙凤纹样等呈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虽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也让现代园林景观别有一番色彩[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蕴含着很多隐藏的因素,而如何将这些隐藏因素充分的呈现在世人眼前也成为设计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蕴涵着我国传统元素的精髓,例如,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念。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们对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虽然园林是人工建设的,但是设计师一直追寻着仿天然的环境,也就是景观设计的成果形似自然,能与人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合理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再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来将二者进行完美的契合,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更反映出了我国人民对自己以及对自然的思考和认识,而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更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园林景观设计,而且,这种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艺术以及感染力也强烈的吸引了诸多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师的手里再经过不断的提炼,将中国传统元素的历史文化、本土特征等用园林景观的形式充分的展现出来,更能彰显出我国传统元素的丰富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然而,在这个发展的情况下,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环境保护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园林的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要表现之一,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国园林的设计师一直想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天人合一的景观设计正是其中的主要设计理念。天人合一的景观设计理念重视园林地形地貌以及自然山水景观的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设计理念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因此,我国园林景观在选址的过程中,多会选择在有水通源之地或山水形胜之地,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工造湖、堆山的方式来创造巧夺天工的山水园林景观美感。对园林景观设计实施天人合一的景观设计理念时由称为中国传统山水园林,而其中的“山”主要讲的是山贵有脉;其中的“水”主要讲的是水贵有源的特色,比较重视自然地势的特色,尤其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山,其中有模拟真山的全貌,也有截取真山的一部分或一角,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建造,最终都能突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峰、峦、悬、谷、峭壁等宛如天开的自然景观,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元素的自然色彩。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大工程,会涉及到很多细节设计,而这些细节设计也往往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另一番风情,很多园林景观设计师正是抓住了这个要点来对园林景观的很多细节进行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基础,从传统的文化元素中吸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精髓,并成为中国人民代代传承的精神遗产,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流传至今的传统元素更包罗万象、源远流长,例如,中国结、书法、文房四宝、刺绣等优秀的元素,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特色,而这也成为很多园林景观设计师应用的主要手段。经常会有人用诗句、画卷、书法等形式来表达山水自然的景观,体现出了与自然同存、共发展的意境和思想,而这也成为园林景观细节性设计的重点因素。我国传统的园林中经常会通过刻石、音乐、匾额、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园林景观的意境,通过这种阐述的形式更增添了园林的景观厚度以及思想内涵,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元素的色彩。在现代园林以及西方园林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也经常会利用中国传统元素来构建和谐、自然、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例如,在园林的恰当位置设计书法、石刻、传统文学典故等,通过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细微性的设计中,不仅让园林景观获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而且,还赋予现代园林景观新的生命,更能利用园林景观设计将我国传统元素继续传承下去以及将其发扬光大。

  所谓“地域性”主要是指园林景观设计是根据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文化色彩进行设计的,其中主要是人文历史的体现。以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追随的是一种环境景观和时尚景观,并未考虑到地域性的景观设计,可能设计出来的景观在单独来看会给人一种新颖的视觉感官,然而,从整体来说,经常会出现与周边景观出现各个不入的现象,渐渐的设计师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将地域性文化引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也是景观设计师一个大胆的想象,然而,在实际的行动中却成功实现了该想法,而且,不仅体现出地域性的人文历史的色彩,让园林景观显得更加独特,更让园林景观有着一个更好的搭配实现地域性的整体景观美。

  本文主要针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融入我国的传统元素,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对传扬我国传统文化和促进园林景观的良好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园林建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设计形式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瑰宝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典园林具有“园因景成,景因园异”的艺术特点。也可以这样说:园与园不同,无固定的模式。

  (1)传统园林主要以“山、水、植物、建筑”为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而且讲究四要素混为一体、相辅相成,例如“山因水活,水得山势”,正可谓“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

  (2)传统园林的异曲同工之妙是使人文和建筑完美结合与自然。借以山、水和花木三个造园要素构成自然之景,结合建筑设计风格,达到各要素有机统一的效果,即为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

  (3)从审美效果上,传统园林强调有一种诗情画意的表达。这就讲究各要素在空间布置上严格按照古典画诗的艺术要求营造一种意境,使园林达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且景中有情,若画中有诗之境界。

  (1)在布局上,传统园林多采用圆、曲等设计形式。例如院子、水池和花圃的边缘结尾圆弧形,其建筑物、亭榭和回廊都沿着园子周边布置,路沿着池边和花圃铺设,引而不发、显而不露,常常把某些精彩的景观藏于僻幽之处,正合乎“曲径通幽”。

  (2)以苏州的留园为例,其空间构成异常复杂,整体几乎无规律可言,但做到一步一景、一景一画的效果。如果分层次看,在入口部分近似串联的序列形式,中央部分则为环型序列,东部则既有串联又有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园林景观,其构成要素都无非是自然形成、人工造景和人文塑造等三个部分。纯现代景观之所以不用于传统景观,主要是因为现代景观采用最多的设计理念来自西方现代构成理念,纳入了装置艺术、现代空间抽象雕塑等,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设立喷泉、灯光装饰等。例如巨型抽水机将水抽送至山丘上一个162m高的水渠中,早就出了凡尔赛1400个喷泉的壮丽水景。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片沙砾之地中有人工开辟的260公顷的湖泊,湖心就有一个能喷射170多米高的喷泉,由于喷射水柱很高产生大量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彩虹的美丽景观。就现代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特征而言,具有三大特征:

  (1)多样性。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并存,同时静态的硬体设施与动态的软体活动并演。

  (2)主题性。现代园林因其建筑的用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主题性。例如专供人居、办公、观赏或展览等的建筑,其园林就具有相应的主题性。

  (3)经济性。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以环境不同,由于经济投入不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施和采用技术也不同 。

  通过上述分别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各自设计特征的分析,结合当今人们对自身活动环境的要求趋势可以得知融合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现代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发展趋势。这样中国现代园林既吸收了西方园林设计理念又借鉴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了园林的人性化和艺术价值。

  现代很多设计者常常忽略一点,无论是什么园林景观,都是工人观赏或使用的,因此人也是其中一部分。于是很多现代园林景观欠缺了传统园林“天人合一”的空间艺术效果。为弥补这一缺陷,就必须借鉴传统园林空间艺术手法。

  (1)传统园林空间艺术设计讲究对整体性原则的把握。现代由于生活节奏快,城市喧哗,人们更需要的是小桥流水般的自然清静。越是远离自然越渴望自然的气息。在城市里,一颗树或者一盆花都代表着自然,而一个公园就更被希望能使人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如果在景观中出现过多的建筑物,反而会营造出密集的世俗气氛,打破了应有的闲适之美。如果回廊和亭榭等附属设施稀少,也就缺少人们观赏美景时的歇脚停留之所,自然会觉得不够舒适。如今在现代园林中已配置坐休之用的由成排方木支起的无顶藤蔓廊架,其造型简洁优美,又起到景与景的串联作用。若是长廊,通常会在廊间设有亭状节点,所有材质多为防腐木或结合钢架、石材柱脚,颇有现代立构的轻松明快之美。因此在设计现代园林时有必要借鉴传统空间布置手法:空间构成序列、中心景物间的距离、空间视觉效果、光与影对比、围合与开放空的比例、不同质感材料的互衬和交通流线)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突出景物层次的连续性和明确性,如同一巨幅山水画卷。借鉴这种连续性,将拥挤的城市空间设计成有一系列不同层次构成的一个整体景观,使其边界模糊化,使视野半遮半掩,使原本有限的景观得到延伸,却又引而不发、显而不露,从而给其中的人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例如使小块绿地中的植物更加茂密,从而形成一堵边界柔和的绿墙,称为与建筑之间的一条绿荫小巷,尺度宜人,夏日清凉,冬日避风。

  (3)传统园林景观遵循了中国画多点连接的设计理念,具有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传统园路小径巨多,多为曲折徘徊。例如是苏州园林的园路,其铺设精致、细腻,尽取自然之材:贝壳、卵石、青石和小沙砾等,并极尽施工工艺,造出园路上精美的装饰图案,为路人叹为观止。现代园林景观常常过多的采用西方风格或者现代科技,而忽略了这点。西方景观风格多为对称式或规则式的。因此继承传统园林的宝贵设计理念,就得做到两点:一是多采用曲折的路线组织方式,将人的视觉导向不同的空间,随着人的移动,各种景观被逐一发现,这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特征;二是通过路线的延伸和不断曲折而改变方向来引导人的视野方向。这样的园林景观会给人连绵不尽、层出不穷的感受,从而到达愉悦人的目的。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常常过于注重气派和场面而缺乏传统园林最为精髓的艺术效果,那就是意境。意境不仅流露文化素养,还表达特殊的情意。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如果要表达自身的意境就应具有中国自身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传统园林常借具体细微的景物来表达特定的情意,例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花。根据时代背景和园林主题的需要,现代园林设计者应有所立意设计,借物抒情,例如适当地配置具有人文情怀或者历史韵味的艺术雕塑等,使空间景观变得具有故事性。从一鸟一鱼和一草一木中流露“天人合一”般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以到达洗涤灵心、熏陶情操的艺术功效。如果利用好现代修剪技术、特种花木栽培技术和池鱼饲养技术等将得到超越传统的效果,可以说“师法传统而高于传统”。

  传统园林艺术手法优点基本上都是现代园林景观所需要的,而现代园林设计所突出表现的多元主要来自国外的设计理念,因此现代园林设计有必要借鉴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部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如果能很好地将传统园林的艺术手法融入其中,那么中国园林设计就具有更加完善的多元化设计理念。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缺乏考虑,景观营造侧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例如,在一些小区中营造的大体量水景,当水景开放时场景非常壮观,然而却没有充分考虑增加的投资成本,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后期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使得当时壮观的场景一去不复还。

  小区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被移走,原有的涓涓细流泉水被填平,原有肥沃的表土连着野花用洗过的砂砾覆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来的树木花草创造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实际上是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目前,很多小区景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缺乏个性。景观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使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简单模仿抄袭则是一种短期行为。因此,要避免“特色危机”,景观设计师必须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要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同时认真分析地块、谨慎开发,依居地块的特征来做策划,设计才不会雷同;重视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本土文化,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创新理念塑造出体现本土文化人文生活环境,使业主真正回归“心灵家园”。简言之,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灵魂,才具备个性。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小区楼盘销售的需要,目前小区景观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景观外在表现形式的地位也越发突出。然而在大多数小区中,在场所的意境表现方面做得不够,很少有象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那种诗与画一样的意境。当代中国的居住景观,就是要在注重舒适、开放和生态的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艺术感受,提高整个楼盘的文化品位,这种意境的营造需要融合现代和传统的手法,整体上是体现自然生态和现代简洁的风格,通过空间、路径和材料的设计,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有神韵。

  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将引领21世纪住宅景观的设计。生态园林景观在设计观念上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不单纯追求大片中央绿地,而更强调推窗见绿、出门观景、进园闻香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做到草坪可憩、林中可游、水溪可亲,真正营造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境界。

  由于小区所在地理位置、居民嗜好、居住文化均具有多样化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小区景观在设计主题方面将会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题多样化的设计将直接导致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居住区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注重居住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并提炼和发扬所在地域的传统历史文化,同时兼顾环境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与连续性,使现代人居景观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强调并突出居住环境景观文脉的延续性是创造小区景观特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中国传统园林被世界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造园艺术对世界园林特别是对日本、欧洲园林影响极大,从十七世纪直至今日,这种影响有增无减。中国园林中的家园传统造景手法可思可用,可观可游,既可脱凡俗,又能使游人置身其中而不损园林之神貌,这种住宅景观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好。这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在我国未来居住景观设计中将重新受到设计者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传统园林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发展,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多个流派,技艺精深,内涵丰厚。中国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能脱离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居住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是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健康之路,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传统造景手法的借鉴

  如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因时而借”:“苏堤春晓”是春景;“曲荷院风”是夏景;“平湖秋月”是秋景;“断桥残雪”是冬景。从一日时间变化看,则“苏堤春晓”是晨景;“雷峰夕照”是夕景;“三潭印月”是夜景。这种因时而借、借景命名的手法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采用。再如苏州拙政园,通过枇杷园的圆门洞看雪香云尉亭,从倒影楼窗口看宜两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借景、对景和框景”的设计手法,透过特意设计的门洞或窗口不经意间看到一处美景,这个美景的构图如同一幅画嵌于画框之中。这种设计手法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增强景观的深度感和层次感,而得到意境的深远。

  在现代居住景观设计中要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高超的手法,通过现代的景观元素,多层次地借景和对景,创造出令人惊喜的空间感受和诗意般的意境体验。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空间融合、空间划分和空间对比等几方面。

  小区景观设计发展至今,中国传统园林的借鉴和运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完全可以得到全新的诠释和发展。我们可以相信,一门新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学将在现代景观建设的发展中逐渐充实、完善和成熟。因景生境,景观无所不在的人居美好环境将是园林设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1]俞昌斌.居住景观设计运用当代中国风格的探讨——2008易亚源境杯首届中日景观设计高峰论坛[R].2008.

  [2]王华.居住社区中的“邻里交往”与“空间环境”分析[J].建筑知识,2004.

  [3]周俭.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沈清基.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9.

  [6]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8]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9]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 、“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传承不息的优秀历史文化,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我国民族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对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的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认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得知,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折射着我国优秀民族思想与智慧,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推动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产生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思想意识不断创新发展的完美体现,其中传统文化元素所倡导的朴素、含蓄、和谐、淡雅等核心思想内涵与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渊博、意境、智慧与审美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民族优良传统影响下的高贵品德和节操等气质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和价值。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中国古典音乐、书法、京剧脸谱、松树、佛教教义、道教思想、儒家操守文化、寺庙寺院、唐装宋服、地方传统玉器、中国瓷器等元素。这些历史文化元素都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见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下的各类古典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品格。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州多水的自然状况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

  第二,城市景观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外显表现,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关于这一点,从景观的定义就可以体会出来。有的学者将城市景观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是文化历史与艺术层,包括蕴涵于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化因素,它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风貌。二是环境生态层,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因素在内的从资源到环境的范畴。三是景观感受层,指对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及其感受的范畴。

  第三,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观整体系统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空间要素等等就好像“红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等就好比“绿叶” ,红花固然重要,但离开绿叶的衬托,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园林设计在中国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审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内敛以及写意,在园林设计上也体现出内敛而含蓄。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经过艺术处理后运用到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使景观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会增强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并散发出文化的内蕴。从文化装饰的角度而言,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园林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如亭子、画廊等等,经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之后,就会给人以意境无穷的感觉。特别是在小区景观中出现雕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等,将这些文化景观恰当地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使文化景观隐含于自然景观当中,营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区景观特点。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中,往往存在着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装饰构件,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上,通过装饰各种纹样来表达思想。从观察和辨别装饰物,就可以通过视觉判断其要表达的内涵。中国的装饰艺术图案具有极高的艺术情趣,当人们在园林中穿行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加以辨别,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所谓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则泛指人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灵魂,其治园的主要依据就是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园林造景元素,诸如山石、水景、各种植物,在塑造的过程中,都要与中国的古诗有所对应,并运用恰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原则是运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创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园林必有水,因为水是园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万物才会有生机。另外,园林中的景观经过水的映衬,会形成虚实结合的画面,特别是当有微风吹过的时候,水中的倒影浮动着,使景观更有层次感。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构景元素是植物,其对于整个园林具有绿化作用,将植物根据园林整体设计效果,分布在适当的位置,可以给园林景观以视觉立体感。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指的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积并由此引发出来的文化现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文化意趣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山水的布局,像陶渊明这种隐士诗人和历代画家们作品所诠释的最重要主题,是美妙的山水风景和隐居生活的乐趣。

  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结晶和凝聚,能鲜明地反映地域差异,城市景观中遗存下来的历史景观记载着该地段的演化过程,保持和延续原有地段的历史性文脉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标特色建筑或者建筑群并从中提炼出城市的文化脉络是打造特色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手段。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等。提炼城市民间艺术中的共同性加以抽象概括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则会使城市景观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能为人们的想象力留有余地,创造一种审美的自由境界。

  树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形象,更容易把握城市主题,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那些蕴涵着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标志性”才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如何更好地在景观设计当中融入文化,除了需要景观设计师对景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外,更需要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对文化的注重也许才是景观与社会结合最好的契合点。

  [1]余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现代园艺,20,4,06:95.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意识受到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思想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国内的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始大肆地宣扬、追捧、模仿西方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方式,使得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本土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严重工业化、同质化的园林景观开始普遍出现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导致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进入瓶颈阶段,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本土化是世界各地园林景观设计通行且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现代化与本土化同步发展,在延续传统园林景观观赏性的同时,全面考虑其“景境”特质,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位,在符合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保持、延续和凸显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做到二者的统筹兼顾,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

  中国园林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传统,不断地自我更新与发展,取得了许许多多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风景园林引入了很多欧美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技术,这无疑对中国风景园林的思想解放、拓展创新产生了重要、积极和广泛的影响[1]。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城市公园建设都起步较晚,在面对西方文化思想意识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由于缺乏自身特点而发展缓慢,且方向不明,逐渐消失殆尽。为了迎合国家、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树立国家、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改变国家、城市的景观面貌,许多园林景观设计师们一度把适用于某些发达国家、地区的理念或技术当作普适的、先进前沿的创新理论,膜拜式地把国际化当作未来方向,逐渐形成了崇西抑中的趋势,导致西方各种主义思想在中国逐渐泛滥。他们热衷于追求西方稀奇的形式,大力效仿西方景观设计案例,很少有设计师真正关注中国园林的本土性以及园林景观中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他们对于西方园林景观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与符号阶段,并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辨析,所以经常盲目地将西方国家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技术照搬到中国,如大树移植、大广场、大草坪、大花海、大景观等大尺度造景比比皆是,这些设计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复制品,毫无中国特色可言。国际潮流与本土立场的错位,导致传统园林大国失去了学术自信,本土化园林景观被全面冲击、改造和替代,园林景观作品缺乏“原创性”。

  中国传统园林地理位置独特、功能较为单一,且多为观赏性景观,其服务对象大多为宫廷贵族、文人志士或者社会中极少数的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现代园林景观却是普遍存在于城市之中,全面开放,服务于群体大众的,二者有许多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开始意识到了本土化的重要性,也开始尝试进行本土化设计。但由于行业和市场繁荣与乱象并存,许多设计师往往不加思考直接照搬传统园林或成功案例的模式,以期降低项目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他们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考虑场地所处的位置,不考虑场地周边环境,不考虑场地服务对象,统统把它们做成传统园林的形式,直接模仿传统园林中元素、材料、色彩、结构、布局等具象的表层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堆砌,使得园林景观有形无神。一时间,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仿古亭廊、小桥流水,传统园林中的置石被到处滥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过于无原则地仿古和拼贴,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一种浪费。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只是对传统园林的模仿与复制,缺乏鲜明特色和深远意境,无法完全融入到现代生活与社会环境之中,不能称之为现代园林景观。传统与现代的错位,使现代园林景观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景观审美杂乱。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在地化属性的、自然与人文兼容的,不存在可以普适于全球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术,任何新理念、新方法都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融合以后,才能接地气、可操作,只有传承和创新,才是生存之道。上述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忽略了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是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设计出来的作品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可以满足心理需求的园林景观,无法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性和现代园林景观的特点决定了仅靠传统的设计元素和手法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园林景观的需求,简单地使用现代材料技术去模仿照搬传统园林的形式,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高度重视地方民俗特色、历史文脉等,并且力图实现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强化现代园林景观的意义。部分学者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已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通过梳理将园林发展分为形、情、理、神、意5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孟兆祯先生在《园衍》一书中强调,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科学创新,并对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王澍等通过设计实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并借助现代化手法进行表达。随着时间的发展,“景境”一词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发展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现代化设计的文化内涵。“景”与“境”合成为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常被用于文学、美学、影视学等领域。近年来,在风景园林学中也开始频繁出现。如张亚文先生在《景观欣赏》中写道:点景主要是用一语一词来刻画出景观的特征和景境。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艺术史》和王其钧先生的《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中,都有关于“艮岳景境”的描述。较早提出中国园林“景境美”的,有王玉晶等编著《园林美学》,以及曹林娣教授的《东方园林审美论》[2]。郭明友先生在《论“景境”———关于中国园林审美理论元概念的思考》一文中,定义了“景境”一词的概念。所谓“景境”,就是园林实景与情感理想交融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境界,其中“景”是园林审美的物质基础,具有真实可视性,“境”是情感理想融渗于实景后形成情景交融的整体审美效果[2]。纵观古今中外园林的发展历程,不断变化的元素、材料、结构、色彩、形式等表层特征都是难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封不动地传承那些具象的表层特征,只能称为仿古,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园林景观,我们应该抛开传统园林的表面,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其成功之处是在于它创造了什么样的景境,要想找到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合适的出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学会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景境特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应确定场地定位。站在时间轴的延长线之上,尊重并挖掘设计场地的历史文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提炼出该场地的主要特征,同时融于地理、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全要素系统之中,尊重场域环境的内在肌理与规律,从而直接通过构建园林实景的物质形态来表达主题思想,使园林景观具有“故事性”,能够传递易于游人理解的意境。其次,注重人文精神,因地制宜地营造特有的人文景观。这并不是指要采用历史典故、名人传记或者文物古迹等方式方法来营造各种人工化场景或设施,而是以场地自然空间为基础,以人文情怀审视人地关系,既爱护这片土地,也关切其中人的需求。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利用合适的材料、技术等,营造与自然空间相协调的人文空间,以及满足游人观赏和游憩等各种需求的人工设施,将情感理想融入园林实景中,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第三,体现现代化的景境。中国传统造园中景境的体现更多的是在于花木寄情、状物比兴所产生的象征寓意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超脱隐逸、淡泊名利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现代园林景观所承载的主流情感,不再是古代文人孤高独乐的清居思想,而是现代社会积极向上的的公德和价值观等时代精神,因此造景形式不必依样拟古,材料和工艺也必须遵时合宜[2]。设计者应该全面认知中国园林历史,重树民族文化自信,继承传统智慧,直面现实的需求和问题,在进行现代园林的景境设计时,应该走出传统园林的束缚,更精确地表现现代的审美情趣,深刻揭示现代社会、人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不应该再盲目照搬西方园林景观,更不应该再局限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固有观念之中,而应该从中走出来,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需求等,以现代手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融合。只要园林设计尊重了场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不同分区的景境之间有内在呼应、过渡自然,工程实现上符合视觉、生态、功能、可持续等相关要求,风景园林就可以成为意蕴丰富的经典之作[2]。

  从古至今,园林景观与人类的生活一直都是息息相关的,它产生于人类的需求,也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每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世界园林之母,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与意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对它进行重新诠释。“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面对国际潮流与本土立场的错位、传统立场与现代设计的错位,盲目地“崇洋”与一味地“固步自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艺术精华,提升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园林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的变化,以精巧的方式反映丰富的世界,表现一个特有的、浓缩的小环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特征。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我国园林工程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结合相待生活环境,融入了传统园林的精髓,促进了现代园林的进步和发展。

  商周时期,就有比较简单的享乐场所,由山水、林木建设而成,周文王在位时的囿,内设瑶池、髙台,成为古代园林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园林出现了最初的萌芽,秦汉时期宫苑的建设,形成了园林的基本建筑形制。此后便得到不断发展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山水园的出现,奠定了唐宋及明清时期园林艺术的基础。后期发展出不同类型(私人园林、皇家园林、风景园林、寺庙园林)、不同风格(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少数民族地区园林)的园林,影响着现代设计发展。

  (1)由点构面。园林的是有限的,受到设计尺寸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中,有点构面,使空间视觉效果发生巨大变化,通过空间的延伸,凸显天地之意。所以传统园林经常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段进行设计,各个景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构成视觉空间内的整体。

  (2)景物搭配。园林的建设受到自然山水园的影响,注重风景自然的搭配,实现景观的延伸效果,采用借景方式,将庭院的景观向外延伸,加强与外界景观的联系,使观赏者视界感受无限化。

  (3)景观多变。园林的规模是有限的,但是园林内的景观是多变的,出现出一步一景、动静结合的特征,给人虚虚实实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流连忘返,纵观我国许多的传统园林,均有着院中园的设计,各有特点,但又与整个园林的特点相呼应,构成形式统一而又景观多变整体。

  (4)景观体系。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传统园林已形成了完善的景观体系。造景技术比较丰富,根据景观效果不同,分为借景、障景、引景等,各个类型的景观在园林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表现特定的效果,构成完整、丰富的园林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自然山水园,是古代文人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的产物,也是对后期园林产生重要影响的园林类型。在传统园林中,南方园林以风景园林居多,借助山水表现胸中理想,尤其是江苏的园林,主人是失意文人,所以具有浓厚的文艺气息。现代许多设计中借鉴了这一特点,通过人堆自然的认识和感受,构造一个“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模山范水的环境,例如借助存在高差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利用石材,巧妙的创造出一个贴近自然、令人叹为观止的山石景观,或者利用景观石、水、植物创造出一个极小空间,水中放置景观石,将人工搭建的亭台、水榭、小桥立于水上,配置水生植物,形成极小而又怡人的自然空间。

  传统园林多是以居住为主,尤其是南方园林,多是文人的居所,因此具有健康舒适、清新怡人的她点,是理想的居住环境,有独特的小气候特点。我国地区环境差异较大,在园林设计之时,就已经借助景观设计改善园林内的小气候条件,比如亭台与走廊的设计、植物的选择、山水的位置与布局,都是在改善小气候的目的下进行,通过景观的设计,改变气流、光影、温度和湿度,营造舒适的环境。现代设计中也体现着这一特点,在现在住宅小区设计中,将八角亭建在道路转折形成的交点上,而将假山立于亭后,营造出理想的世界空间。

  传统园林具有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手法。一步一景、动静结合,承上启下的空间组织手法,表现空间的曲折变化。在传统园林中,院中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布局原则,多个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空间表现出园林的不同功能和类型,自然、人文、山水、景观多个片段分别表现,参差交错,又相互掩映,将植物、景石置立与园路的转折处,并有效的遮挡前方的视线,使人在通过此处后,发现另一景观空间,营造出“移步异景”的效果。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假山、水源、植被营造一个小的空间,将各个功能区进行巧妙的划分,并根据功能区的作用,选择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创造出独立而又统一的园林空间。

  传统园林中有许多的“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比如蜿蜒的园路、走廊,水面的设置等,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无限的空间,把“胸中有沟壑”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对大自然的各种美景进行提炼,浓缩到一个小的空间里,比如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了缩景的方法,表现出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使苏州园林获得了“园林之城”的美誉。现代园林设计中一直沿用这种以小见大空间设计手法,曲折逶迤的园路,亭台楼阁设计,合理使用资源,创造出完整视觉空间。

  古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闲情偶赋、寄情山水,表达出洒脱、超然的心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园林作为玩赏、居住的场所,是文人雅士的聚居地,自然会有鲜明的文化韵味。传统园林中,表达景观意境的方式有刻石、楹联匾额、书法等,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书法石刻的元素被应用其中,在住宅区的入口处用石刻标出小区名称,把书法作为小区的一种景观元素表现出来。

  传统园林是我国一种成熟的建筑艺术瑰宝,其景观的设计无不体现着个人的智慧。传统园林中有许多值得现代设计借鉴的内容,不论是营造的环境效果、布景方法、空间组织,还是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都是现代建筑的榜样。在现代设计中,一方面要借助于先进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汲取传统的精华,使设计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

  传统园林在设计处理园林景观时,注重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充分融合,景观创造和景点布置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局部景观要服从整体景观需要,使人工景观之美能够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得到更加完美体现。如中华世纪坛,周边绿地图形设计成圆形线和波浪曲线,简约、清洁,富有流动感和飘逸感,与世纪坛建筑的总体造型是和谐一致,大面积的绿

  我国古典园林造景在空间设计上有多种组景手法,有框景、漏景,也有仰景、夹景等,巧妙运用这些组景方法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看到无限的景观,达到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的极致效果。如苏州的“拙政园”,造园师利用园内道路的线性变化来拓展园林空间,游人徜徉在园内道路上,可以一直看到“北寺塔”。沿线景观丰富多彩,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北寺塔”始终在游人的视线范围内,若明若暗,若隐若现。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常利用山石和水体来组景,造园师将园林山石打造出自然的形态和神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无水不成园”。传统园林十分重视水体设计,“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造园师在设计造园时是山水结合,水池中增加小岛,小岛上设置奇石,奇石间设计瀑布、喷泉、涌泉和溪流,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效果,使景观更生动、园林更有灵气。

  古典园林配置植物,注重植物的姿美、色美、香美和内涵美,同时也注重因地制宜,遵循画理诗情,赋予花草以内涵,使园林植物在美化园林建筑的同时,还烘托园林的清雅和主人的意趣,给园林景观平添几许生动。如苏州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园中配植荷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给游人联想到主人追求清静、高雅的品格,也给园林营造了一种自然、恬静的意境。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是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巧妙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和现代科技成果,把传统造园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充分融合,使现代园林景观既蕴含有传统园林的设计精髓,又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现代园林景观呈现出既传统、沉稳、内敛又现代、时尚、活泼的新风格,独具中国特色。

  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有道路、山水、植物和人文风情及环境品味等,设计出来的景观能体现时代特色,契合现代人的感官体验和审美需求。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是人们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情感需要。当今社会,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开始追求现代时尚生活、开始追求生活品味,但缺乏传统文化的时尚生活是肤浅的、浮躁的,是没有文化底蕴的,更谈不上人文品味的。而现代园林景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展现中华传统的园林艺术,所以现代景观设计在当今应运而生,深受现代人的喜爱,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型景观设计风格。

  现代园林景观中有主景与配景,主景与配景都要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交融合一;主景和配景的关系是主配关系,以配景r托主景,以配景突出主景,使主景成为整个园林景观的中心景观,使整个园林景观自然和谐、主配景相映成趣,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品味。设计师在设计时可以抬高主景主体,同时保证其他作为配景的背景景观要干净和简洁,充分体现主景主体的轮廓、造型和体量。如,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五羊雕塑是主景,远山、蓝天和雕塑下方四周的花草以及干净整洁的地面铺装是配景,设计师将主景主体升高,在配景的衬托下使五羊的形象更加鲜明美丽,五羊雕塑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融合。万科第五园,实墙是主景,实墙现代简洁,竹子是配景,竹子若隐若现,实墙与竹子虚实结合,含蓄雅致,自然和谐,丰富了景观层次,使整个第五园的景观更为纯净、清爽、自然。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借鉴传统园林的景色分层方法来营造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感,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景色空间层次按照远近距离一般有前景、中景和背景,中景是主景,前景和背景是配景,设计师要利用前景与背景来突出中景。如深圳园博园,棕榈、铁树等高大、常绿的热带植物为背景,简洁而碧绿的草地是前景,白色音符条石块和立体栽植的花卉是中景,人们在中心景观区游走时就会看到步移景异的别样效果。万科第五园,园内植物大多是竹子,竹子四季常绿,再在适当位置,配植一些数量不等的鸡蛋花、菖蒲、葱兰和蜘蛛兰等植物,使整园形成一个宁静、飘逸、优雅的环境氛围。特别是售楼处,远景是规则种植的水生植物、近景是竹子、中景是鸡蛋花,水生植物和鸡蛋花把竹子的绿色和飘逸衬托得活灵活现,整个第五园的景观空间层次多而不乱、充满生机与活力。

  筑山理水是我国传统园林最为典型的造景手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也非常注重使用山水结合的造景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生机灵性的景观空间。如万科第五园,运用框景的方法把园内的水景框在一个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内,游人透过景窗能欣赏到园中的建筑美景和广阔的水景,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如临仙境。如深圳太古城花园,小区入口处建造了一座玻璃跌水假山,假山上溪水潺潺、蜿蜒流淌,再配以和谐自然的灯光,假山景观给人一种田园风光和诗情画意之感。如密云田园培训中心,它的水体景观设计就是传统园林水景设计方法的再现,水面或大或小、或直或曲,开合有序、变化丰富,在水中建设小小的人工岛,岛上结合地形栽植一些花草树木,水中栽植一些莲藕等水生植物,整个水体景观形态多变、层次丰富、动静相宜,增加了景观的灵气活性和艺术美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大多采用自然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来植物造景,植物色彩大多选择绿色植物,适当配植一些红色、黄色、白色等不同色彩的植物,起到点缀装饰作用。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色彩,即使同一植物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季相,所以植物配置要追求景与情、色与形的有机组合,突出季相,色香染景,创造出景色各异、景色相宜的景观,体现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显示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还借鉴传统园林的植物寓意来开展植物配置,将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及园林主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主人借景抒怀、托物言志,游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上海竹园新村的 “小云溪”,路两边栽植的是竹子,但取名叫“孝顺竹”,游人在景名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就联想到李白的诗句:“绿竹入幽径,青罗拂行衣”,让游人在园林漫步时感受到园主人的盛情、感悟到自然之物都是有情之物。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运用中国传统造景手法而形成的主景配景自然协调、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山水结合灵性活现和植物造景景色相宜等四种现代景观设计风格,不仅能给现代园林景观带来别样的美感,而且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师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挖掘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因地制宜,借鉴创新空间布局形式,做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融合,使设计贴近民众、贴近生活,使设计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特色,使设计体现中国特色、本土特色,提高园林的艺术感染力,形成我国特有的园林文化。

  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特殊儿童康复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6YJCZH115)成果。

  管红江.传统园林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园林造景设计[J].艺术科技,2013(8):256.

  曹倪娜.浅谈“枯山水”式园林的内涵及其现代运用[J].上海房地,2014(12):25-26.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