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营湖城胜景、勾勒诗意人居——学会成功组织义乌市双江湖新区规划国际方案征集活动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2-10 08:19:19    浏览:

[返回]

  为科学有序推进双江湖新区的规划建设,优化新区国土空间布局,塑造湖在城中、城映湖中、湖城一体特色格局,树立“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新标杆,实现双江湖新区“生态+智慧+文化+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受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义乌市双江湖新区建设开发指挥部委托,组织和策划了《义乌市双江湖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活动。2023年12月1日,方案评审会在义乌市顺利召开。

  会议由原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评审委员会组长,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司马晓,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AECOM副总裁、中国区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刘泓志,学会城市交通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涛,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牧,OBERMEYER中国区总经理Christopher Knabe(克里斯 ∙ 卡纳博)等7位规划和设计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会议开始由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主持。

  双江湖新区建设开发指挥部指挥长黄旭光、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新宇以及义乌市属相关单位,有关街道、镇负责人参会。

  方案评审会前,评委对基地进行了集中踏勘。方案评审会上,评委通过审阅文本、观摩展板及模型,听取五家应征机构的方案汇报,并进行充分的评议和讨论后,投票评选出方案名次。

  评委一致认为,五家机构的方案立足义乌地域特色,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提出的双江湖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各有特色,为义乌支撑浙中地区积极融入浙江四大都市区核心区建设战略,塑造湖城一体特色格局,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评审会后,还将举行征集方案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听取市民群众建言献策,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为双江湖新区的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方案提出“世界双江,湖生万象”的发展愿景, “国际湖城样本区、长三角中外交流典范区、金义智慧科创引领区”的目标定位。谋划山水融城、产业兴城、活力联城、场景营城。

  2、规模强度较大的区域向北侧集中,有利于形成与义乌老城的集约发展,南部结合佛堂镇已有的设施而形成相对疏朗的创新空间。

  3、环湖五大组团式营造设计较为深入,方案对于开发时序、建设用地与农田保护关系的远期设想具有建设性。

  方案提出双江湖重点承担两大职能:引领浙中,以科创主导,建设链接长三角的浙中创新创业新中心;开启未来,以人文先导,营造面向国际的金义都市区交往新客厅。

  1、方案从顶层到实施,以及横向多维度均有思考与回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2、北街区、东景区、南园区的城市空间开合有度;对于自然和城市的结合、传统理水手法等处理较好,各组团的建筑尺度比较宜人;面向湖体的城市空间轴线及对景对总体空间有较好的把控作用。

  3、产业体系的细分与筛选逻辑明确,符合义乌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方案提出“双脉牵四象,一芯汇多核”的总体空间结构,通过“四大策略”打造城乡互见、古今相映、优势产业联动、特色功能汇聚的双江湖新区。环湖布局了五组特征鲜明的组团。适应了环湖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融合了既有的镇村空间;并以高效的交通组织和多元的景观体验系统进行串衔接。

  1、方案对场地环境、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细致独到的解读,并推导出较有特色的空间结构以及山水城田居的空间关系。

  2、方案近湖区偏小规模组团式开发,后方相对成规模街区式开发的思路可取;方案蓝绿系统比较契合环湖设想,绿色空间与设施设计较为深入。

  3、方案充分保留现有的基本农田和乡村肌理;方案用“城、产、镇、村”的分区来组织环湖空间,利用非建设用地设置城市农场的设计策略较为合理。

  方案提出将双江湖新区打造为国际商务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科工贸联动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科技创新新引擎、义乌宜居宜业品质新区。滨湖一线营造“半璧湖山半璧城”的大双江湖景区;滨湖二线由定制化小街坊组成缤纷包容的集合城区;外围三线则塑造村落、园林、寺庙、田野、江河交织的美丽乡村振兴带。

  2、方案空间结构较为清晰,多中心发展模式以及细致的场景塑造策略,有效串联和优化场地各节点及资源利用。

  3、方案将滨水岸线在满足防洪、排涝等水利功能的同时,较好的与周边建设用地有机联动;对湖堤空间利用提出了较明确的行动方案。

  双江湖未来将打造成为“区域产业科创新平台,城市活力共享新中心,湖畔生态旅居新家园”。产业上形成“科技创新、数字创意、生态文旅”三大产业方向。设计提出“1环1带4中心”的规划理念,组团依照湖泊河流走势规划建设,打造多核中心并有智能环带强化区域之间的联系。

  2、用地功能布局以及空间形态塑造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与特点;方案采用曲线型人工形态,对四个港湾组团的设计是一种将水利工程与城市发展结合的思路。

  3、方案引水入城,建构内外湖的思路为建筑场所创造了亲水界面,并围绕外湖、内湖形成大尺度与小尺度的空间多样性与统一性。

搜索